2009年,李萬志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義無反顧地來到海拔高、條件艱苦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氣象臺,后到青海省氣候中心,從事氣候監(jiān)測預測、應對氣候變化、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等工作。13年的磨練,使李萬志成長為青海省應對氣候變化及氣象服務戰(zhàn)線上的優(yōu)秀業(yè)務骨干。
由于服務產品數量多、任務重,李萬志幾乎每天都工作12小時以上,有時甚至通宵加班。為了節(jié)省時間,他經常抱著筆記本在青海省氣象臺會商平臺和省氣候中心間跑動,被同事們戲稱為“奔跑的工作者”。
2022年汛期,青海省極端天氣及洪澇、滑坡等次生災害廣發(fā)、頻發(fā),尤其是8月,多輪強降水不斷突破歷史極值。海西州那陵格勒河汛情、果洛州阿尼瑪卿雪山融雪性泥石流等突發(fā)險情相繼出現。李萬志頂住壓力,科學研判、沉著應對,接連發(fā)布重要天氣報告、專題服務等各類產品17期,及時精準的服務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和肯定。
針對前期連續(xù)強降水過程,他統(tǒng)計了全省所有降水超過100毫米以及降水與常年相比偏多的站點,并據此制作專題報告提供給決策部門。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對該報告給予高度肯定,下發(fā)給各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,要求以該報告為基礎安排隱患點排查和人員撤離等相關工作。后期罕見的持續(xù)降水雖造成了部分地區(qū)出現城市內澇、山體滑坡、公路阻斷等災情,但由于撤離及時,未出現人員傷亡。
負責青海省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期間,李萬志經常通宵加班加點。連續(xù)熬夜、飲食不規(guī)律等導致他身體透支,不得不住院治療??杉词固稍诓〈采?,他依然盯著電腦,時刻關注著普查工作進程。每次打點滴時,李萬志都讓醫(yī)生把針扎在左手,這樣右手還能用來操作電腦。出院后,他顧不上休息、一頭扎進工作,一忙就是幾個月。高強度的工作讓他舊病復發(fā),腰疼得直不了身,惹得妻子生氣又心疼。
付出終有收獲,他和團隊圓滿完成了青海省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,氣象部門成為全省普查進度最快的單位,普查成果應用案例也被作為典型案例進行通報表揚。
除此之外,李萬志還積極參與青海省政府組織的卓乃湖水患調查、可可西里申遺、青南牧區(qū)雪災調查等工作,先后5次赴平均海拔4600米的無人區(qū)進行實地考察,參與撰寫的《高校及氣象部門專家關于進一步提升青海雪災防抗救能力建議》,得到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領導批示;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,赴青海、西藏等地進行實地考察,較好完成了相關調查評估工作。